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那些敢在父母面前“放肆”的孩子,后来都怎样了?

时间:02-19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36

那些敢在父母面前“放肆”的孩子,后来都怎样了?

作者:主创团·怡可兰心前段时间,在网上刷到一段视频:江西一位父亲参加马拉松比赛,正当他全力以赴地在奔跑时,儿子在一旁为其加油助威。儿子冲着他大喊:“爸爸加油!前面有美女在等你!”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)孩子天真无邪的一句话语,却让网友忍俊不禁。有网友调侃,“知父莫如子”、“一不小心,把爹坑了,老妈回去收拾他”……当然,也有不少反对声,“这教育简直绝绝子”、“唉,现在社会怎么了”……在这里,不讨论网友的对错,但作为一个二胎妈妈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个孩子的松弛与“放肆”感。有句话说:“放肆长大的孩子才饱满。”在束手束脚环境里长大的孩子,就像没长开的苹果,人生少了些许浪漫与惊喜。而那些幸运的可以放肆长大的孩子,却像饱满的果子,整个生命都在绽放光芒。父母的理解与开放,孩子才有机会“放肆”成长家庭教育专家@树心,曾描述过两个朋友不同的育儿观。朋友A,女儿两岁多了,说话仍不完整,邀请她去家里看看。一进家门,@树心看到小女孩长得非常漂亮,便想上去抱抱。没想到朋友立马阻拦:“你别抱她,会宠坏她的,以后总想让人抱,变得特黏人。”接下来,小女孩坐在沙发上玩玩具,朋友立马把她抱到了玩具区。朋友嘴里还一直唠叨:“她从出生开始,我们就很少抱她。为了从小养成好习惯,孩子多久喝奶,几点睡觉,坐在哪玩玩具,我们都会对她约束!”一段时间的观察,@树心瞬间明白了孩子两岁多说话不全的原因。另一个朋友B,一次举办家宴,邀请@树心前往。一进家门,她惊讶地发现朋友的胳膊和大腿上花花绿绿,仔细一看,原来是被4岁的儿子画满了彩笔画。她去参观孩子的房间,只见像奥特曼打怪兽的现场般:房间所有墙面都被画满了各种画,包括屋顶。朋友B笑着和@树心解释:“这是他爸举着他画的。”她忍不住笑着说道:“孩子这么淘气,你不怕大了镇不住?”朋友听完她的话却哈哈大笑道:“孩子哪缺管呢,让他放肆几年吧。说不定长大就是个自由派的画家咧。”两个朋友,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观:一种是严格控制与要求,一种是由着孩子放肆成长。@树心后来总结说:“我分明看到了两个不同状态的生命,一个阴郁拘谨,一个开放阳光。”无数案例证明,那些不允许尝试的孩子,心智发育更迟缓。而在尝试中放肆长大的孩子,体验感与同理心都强,反而知道什么事能做,什么事不能做。其实这个道理和大自然的生长规律是如出一辙的。阴天特别多的年份,若雨水也不充足,苹果树就长得蔫巴巴的,结出的苹果口感也不好。但若是阳光和雨水充足的年份,苹果树会撒欢儿地长,结出的果实也特别饱满美味。生命要美好,源于足够的空间加上阳光雨露。父母理解孩子,抱持开放的心态,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“放肆”尝试,孩子的生命才可能有更多的底色。而拥有丰富底色的孩子,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。“放肆”长大的孩子,生命会更加丰富饱满大学室友曾说起过闺蜜李李的故事。李李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,从小家教甚严。一日三餐,除了饭菜和水果,父母从不允许她吃雪糕、糖果、蛋糕类零食。长大后李李有了工作,实现了经济独立。每次外出吃饭后,不论多饱,李李总会再去买一块甜品或一杯奶茶,有时甚至是一整个蛋糕。一次朋友聚餐吃火锅,饭后李李又去买了巧克力卷和一个蛋糕,还有一杯奶茶。结果那天,因为吃得多又杂,李李突发胃肠炎,被送去医院打点滴。室友很不解地问她:“你这又是何苦咧?”听了室友的话,李李眼眶一湿,眼泪便流了出来:“小时候家里管得严,想吃吃不到,现在我自由了,自己能赚钱了,我想吃个够。”原来,小时候没法放肆吃零食的那份不甘心与不快乐,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流逝。相反,它根植于李李的心,成了一种永久的伤痛。心理学上有个叫“童年补偿性报复”的概念:童年得不到的东西,会在成年后加倍想要。其实真正想要的,岂是那根雪糕或那块蛋糕,而是心底那份未被父母看见并接纳的伤痛。因为小时候压抑或未被看见,得心理疾病的成年人,咨询师通常会用一种“把自己当小孩重新养一遍”的心理疗法。与其如此,家长为什么不在当下,允许我们的孩子“放肆”一回?让孩子“放肆吃一次零食”、“放肆哭闹一次”、“放肆地把全身弄脏”……这些在父母眼中,带来麻烦或不体面的“放肆”,却是孩子生命中无法替代的体验。史蒂夫.乔布斯,读书时在学校张贴海报,上面写着“明天带着你的宠物来上学”,结果造成了学校混乱。还有一次,他说服同学告诉他脚踏车的密码,然后把密码改了,一些同学为了拿回脚踏车,待到深夜。史蒂夫.乔布斯的这一系列行为,可谓太“放肆”。可是这样的乔布斯,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个人电脑,推出的iPod音乐播放器改变了消费者获取音乐的方式,后来又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,成为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。有时,家长不妨蹲下身,倾听孩子“奇思妙想”,陪伴孩子“胡思乱想”,允许孩子“偶尔出格”。当我们不再用世俗的眼光对孩子五花大绑,孩子才有了更多尝试的可能。请相信,当孩子内心变得丰盈,他们的生命就会丰富饱满,生命状态也会越来越阳光。孩子的“放肆”成长,需要父母持续关注与呵护让孩子“放肆”长大,不是毫不管教;让孩子“放肆”长大,也不是任其为所欲为。相反,孩子的“放肆”长大,更需要父母的持续关注与呵护。如何让孩子在“放肆”中得到成长,父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:一、保证安全是前提情绪管理教育中,有种“三不伤”的方法。孩子有情绪发泄时,不允许伤害自己,不允许伤害他人,也不允许破坏环境。同样,孩子的“放肆”,也要建立在“三不伤”的前提之下。如果做不到这点,便成了父母对孩子的“放纵”。“一手是爱,一手是规则”必须始终贯穿孩子成长始终。只有如此,家长才能在实施教育时做到有的放矢,孩子的“放肆”也不致带来困扰。二、做到适当地满足对孩子的满足不能无限度,但也不能毫无出口。偶尔让孩子在冬天吃次雪糕,去同学家住一个晚上,尝试当一次小猪佩奇跳泥坑……这些都是不错的方式。有些体验,不必多,只有一次,孩子就会产生身体记忆。好的适当满足,如同一个有边界的圆圈,既能让孩子远离危险,又能让孩子在圈内充分体验。三、约定范围与时间一个教师朋友,青春期的女儿正读高二,非常爱美,时常闹着要穿露脐装,要染黄头发。教师妈妈非常焦虑,不得不和孩子小姨商量对策。后来,孩子小姨劝她道:“咱们年轻的时候,这些事也想做呀,没做确实挺遗憾的咧!不如给她试试,兴许试过了,高三时孩子的精力反而会放在学习上。”最后,母女俩协商达成一致:暑假的这一个月里,允许孩子染发穿露脐装,但开学前必须把头发染回来,回校后也不能再穿露脐装。后来,这个女孩以全省前50的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。孩子的探索欲是旺盛的,越压抑,孩子越会想方设法尝试。但是有机会让孩子尝试过,孩子反而没了新鲜感,不会再去寻求。约定范围与时间,既能满足孩子的新鲜好奇,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理解与尊重,同时,又让事态在父母可掌控的范围内。大多数孩子,也会因父母的尊重信任而信守承诺,转而把精力用在学习上。《园丁与木匠》中写道:“养育孩子不是做木匠活,誓要将孩子按照明确的模样去雕琢。相反,为人父母就像在院子里种花,提供一个营养丰富、安全稳定的环境,让各式各样的鲜花茁壮成长。”最好的教育,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。赋予孩子更多的体验,更宽广的爱与自由,我们的孩子,才会生发出自律与自信。当孩子感受到自由的美好,自然更懂得珍惜生命的自由。当父母学会“放一放”,我们的孩子,也许就能够真正地“发一发光”。而让孩子成为照亮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,正是教育的意义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