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体育健身

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又没有经济来源,庞大的军费开支从何而来

时间:02-19 来源:体育健身 访问次数:60

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又没有经济来源,庞大的军费开支从何而来

1935年10月,中央红军到达陕北,结束了吃草根、啃树皮的日子。然而,时值陕北寒冬,翻过雪山、走出草地的中央红军面临着新一轮难题:没钱吃饭、没钱穿衣、没钱过冬。当时,中央红军一共有7000多人,而军费只剩下1000块大洋,一块大洋只能买不到20斤的大米,别说让7000多人过冬,就仅仅是置办冬衣都远远不够。后勤部长杨志成无奈告知毛主席:“要想过冬,起码还需要3000大洋。”3000大洋对于当时的红军来说绝非小数,去哪里凑让毛主席犯了难。当时,国民党军正于黄河以东虎视眈眈,而红军恰是需要休整的时候,这时候去抢敌人的物资,无异于飞蛾扑火。对外抢不得,那对内就更不用说了,无论是什么时期,无论多困难的情况,红军都不会拿百姓一针一线。那么军费要如何解决?总不能让7000多名战士饿死。毛主席愁思数日,最终还是决定去借。他写了一张借条给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:因部队过冬,吃、穿出现困难,特向你借款二千五百元。写完让杨志成送到徐海东处。在等待答复期间,毛主席内心惴惴不安,因为二十五军与中央红军关系并不密切,而且全军各处都面临军费紧缺的难题,所以这钱能不能借到实在难说。不过还好,当徐海东听说了中央红军的难处后,立马让人清点存余军费,得知还有7000大洋时,徐海东大手一挥:“你且拿去5000大洋,解决燃眉之急,若后续有难,我再想想办法。”于是,当杨志成带着5000大洋返回时,毛主席大喜过望,对徐海东慷慨之举感激不已,直到建国后都时时提及:“徐海东同志有大贡献,当初多亏了他。”实际上,在漫长的革命时期,党中央为军费四处筹钱的事时有发生,毕竟打仗不是一腔热血就能打赢的,没有钱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那么,革命几十年,我军军费都是从何而来的呢?用钱之处种类繁多在了解“钱从哪里来”之前,我们先来看看“哪里要用钱”。首先就是“发工资”。组建军队并不是给战士们一口饭、一张床就足够的,毕竟战士们背后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,所以发薪水是必须的。抗日战争时期,我军总部首长级别的军官每月能领5.5元,师级5元、旅级4.5元、营级3.5元、连级3元,排级2.5元。干部如此发放发薪水,那普通战士呢?实际上,我军各部队因情况不同,薪水自然不能一概而论。其中,一些技术岗如文书、军械员等每月能领2元,班长每月1.5元,医务兵大致相同,不过会根据各区情况额外发放津贴。到了基层战士这层,每月能领到1元或1.5元。对于这个薪酬,也许我们并没有直观感受。但换个角度,当时的1元相当于今天的400元,如此我们就能发现,那时战士能拿到的薪水实在算不上多。反观国军,即便是最普通的士兵,在最困难的时期也能每月领到7元。所以说,当时我军完全能用“艰苦卓绝”形容。除了发薪水外,军队另一大开销就是购买各种物资。就拿新四军来说,根据战史记载,1940年,伙食费按人头数算,以每人每天两斤菜、五钱油、五钱盐,每人每月0.75~1斤肉、16~20斤米的标准发钱。干部与基层战士伙食基本相同,极少搞特殊,顶多给干部多发些猪油。如果军费不紧张,军队也会稍稍改善战士们的伙食,多分配些鸡蛋、米面、肉之类,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,更多时候是连这些都无法满足,只能靠稀饭、野菜充饥。如今生活条件与那时已经大不相同,普通家庭常常一顿就能吃掉那时士兵们一个月的肉,仔细想来,如今的“大快朵颐”何尝不是用那时战士们的“饥肠辘辘”换来的呢?除了伙食费,还有医疗费、擦枪费、运输费、灯油费、学习费、差旅费等等,甚至洗衣、洗脚用的柴火数量都有规定,分类之细可以说是无所不包。从另一角度看,划分如此细致,也是因为我军军费实在吃紧,一分一毫都得花在刀刃上,一点账面上的差错都可能让一个战士挨饿受冻好几天。也许有人会认为,一个军队最大的开销不应该是武器装备吗?其实不无道理,但对于抗战时期的我军来说,并非如此。因为枪支弹药的造价已经贵到不是我军能够轻易承担的了,更多时候,获得武器需要靠国际援助,或者直接从敌人手中“抢”。言至于此,不难看出“省吃俭用”、“节衣缩食”就是我军的真实写照,但即便如此,我军人数从几万发展到几百万,所耗费的资金也是一笔天文数字。为了解决这笔钱,党中央可谓是绞尽脑汁,我们且来详细数之。来自国内的军费我党成立初期其实并没有组建自己的军队,直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,我党才意识到武装的重要性,于是1927年,改变中国命运的人民军队诞生了。同时期,毛主席在长沙领导军队开展土地革命,喊出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的口号。这一决策对于军队发展犹如及时雨一般。一方面,贫苦农民摆脱地主压迫,我军获得群众拥护;另一方面,打地主缴获的财产一部分分给贫农,改善百姓生活,另一部分充作军费,壮大革命队伍力量。因此,“打土豪”是早期军费的重要来源之一。然而,时间来到抗日战争时期,此时党中央已经深刻意识到,我国的内部矛盾是次要的,而当务之急,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将日军赶出中国。于是,“打土豪”不再继续,我党开始与国民党二次合作。然而,当时国民政府并不把人民军队看作是正规军队,因此蒋介石提出条件,要想合作,我军必须接受改编。为抗击外敌,红军改为“八路军”,南方游击队改为“新四军”。改编虽然会失去一些主动权,但改编后,国民政府就得向我军提供军费。蒋介石起初有诸多不愿,后来在叶挺、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,国民政府提供的军费事才逐步敲定。合作期间,国民政府发给八路军的军费每月约70万,新四军约13万。这在合作之初其实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,因为那时八路军、新四军总人数加起来不足6万。然而,在抗日过程中,我军威望越来越高,加入我军的人也越来越多,等到1940年,八路军已有40万人,新四军人数也超过了10万。这就意味着,每位八路军战士每月平均能拿到约1.75元,新四军战士约1.3元。按照前文所述,这些钱都不够给士兵们发薪水。党中央为此多次与蒋介石谈判,但蒋一口咬定军费,说什么都不愿意多出一分。等到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,国民政府也就拒绝再向我军提供军费,甚至对我军采取“经济封锁”政策。我党对此其实早有预料,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,那就是“自给自足”。于是,1941年,我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。各抗日根据地军队,凡是有条件的,就地开垦农田、种植粮食,发展农业、手工业、畜牧业,有力气的下地干活,没力气的也能纺线织布。各连队还举办比赛,大家比着劳动,哪个连队劳动得多,走路都能平添三分底气。当然,不只士兵们劳动,干部也劳动,毛主席一有空就在门前锄地种菜,朱德聚集了一大批同志,天天在地里耕作,周恩来甚至成了领导人中数一数二的纺织高手。在这种上下一心的氛围中,我军迎来了大丰收,不仅解决了军费问题,还和根据地人民打成一片,等到解放战争后期,我军人数已经增至550万人。来自国外的军费当然,“打土豪”、“拨军费”、“搞生产”,这些只是我军军费的部分来源,除了这些,军费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。首先要说的就是共产国际。共产国际是最早向我党提供经费的国际组织,在党成立初期,活动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共产国际。从1921年到1929年,共产国际援助我党金额达120万元,相当于今天的4.8亿元。此后,共产国际还先后援助过280多万美元、1000两白银、1000两墨西哥元、15万大洋等等。可以说,共产国际的经济援助多次挽救了中国革命事业。除了共产国际外,苏联也向我军提供过大量援助。仅抗日战争时期,苏联提供给我党的资金就已超过221万美元。当然,除了钱,苏联还向我军提供过大量物资,包括120000多支步枪、3400多挺轻重机枪、100多门大炮以及不计其数的弹药。尽管革命时期,苏联与我国时常产生分歧,但不可否认,苏联的援助极大缓解了我军军费压力。除苏联外,美国、英国、朝鲜等国也曾为我军提供过国际援助。当然,国家并不是来自国外的唯一援手,一些个人的力量亦不容忽视,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。其中,爱国华侨最值得一提。据统计,在抗日战争时期,华侨一共向我国捐赠超13亿元,尽管其中一部分被国民政府收入囊中,但直接向我国捐款的华侨亦不在少数。仅从1937年到1940年,我军平均每月就能收到近20万元的华侨捐款。这些远离故土的同胞,虽然身在国外,但心仍在中国燃烧。艰苦岁月 百折不挠至此所提及的军费来源,只是诸多来源中的一些,也许是最为关键的部分,但绝非全部,实际军费来源,细数不尽。有开明之士典当房田,将全部身家尽数撒进革命征程,亦有贫苦百姓砸锅卖铁,凑出几块强塞进战士口袋。有首长不取组织一分一毫,自掏腰包补贴军费,亦有士兵将津贴退还组织,甚至将生命一并留下。有人说“钱”是最伤“人心”的东西,但有时,“钱”又何尝不是最显“人性”的东西呢?军费的背后不只是一个个数字,还是一段段艰苦的岁月,一次次窘迫的低头,有人在午夜期待隔天的宴会,也有人就着月光修补穿破的草鞋。今天,我们在日光下闲庭信步,而先辈们的身影亦在日光下影影绰绰。【文|干果】【编辑|长庚】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体育健身